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活动 > 公益诉讼 > 正文
公益诉讼

AED是救命“滴” 公益诉讼守护“滴”——永登县检察院推动公共场所AED设备科学配置与急救培训落地

时间:2025-08-04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炎炎夏日,全民健身中心内运动热情高涨,然而,一条潜在的“生命通道”却存在梗阻:该全民健身中心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投入使用已近一年,却仍未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中心工作人员相关急救培训亦处于空白状态。面对持续高温酷暑带来的特殊风险与骤增的人流,这一缺失犹如悬在公共场所不特定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亟需破除斩落。

聚焦民生关切,察觉安全风险

公共安全无小事,生命健康大于天。永登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中,高度关注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针对近期永登县面临的罕见持续高温天气,以及由此引发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尤其老年人群体数量)激增现象,该院深入永登县全民健身中心等场所实地走访、调取资料、询问相关人员,查明该中心作为向公众开放的重要健身场所,投入使用已近一年,却始终未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配置AED设备。同时,场所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使得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处于受侵害的风险之中。

制发检察建议,刚性监督履职


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永登县检察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该检察建议书直指问题核心,提出两项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要求:

科学规划配置,填补设备空白:对永登县辖区公共场所AED设备配置进行科学规划,指导公共场所主管单位根据人口流动量大、意外发生率高、环境相对封闭或发生意外后短时间内无法获得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等实际情况合理配置AED设备;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应急能力:牵头组织相关单位,面向公共场所管理人员、安保人员、服务人员等群体,系统性地开展AED设备操作使用等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演练。同时,积极向广大市民普及急救知识,为AED设备的有效配置和关键时刻的能救、会救提供技术支持。

守护生命之光,彰显检察担当

这份检察建议书,承载着检察机关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责任感,彰显了公益诉讼制度在守护公共安全、促进依法行政中的独特价值。永登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公共场所科学配置AED并普及急救技能,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检察机关通过检察建议,旨在推动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让救命仪器成为触手可及的生命保障。”

检察建议发出只是起点,落地见效方为关键。永登县检察院将持续跟进监督检察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压实责任、迅速行动,确保AED设备应配尽配,急救培训全面铺开,真正打通公共场所应急救护的“生命通道”。

检察官提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易于操作,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除颤设备。能在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电击除颤,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体育馆等环境相对封闭、人员高度集中、意外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场所配备AED,并确保相关人员掌握使用技能,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机制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不特定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权益。


关闭

智能悬浮区